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在中国都有那些自主新能源汽车?价位是多少?
上汽荣威e550,报价12-20万
比亚迪秦EⅤ300,报价:21-29万,奏.车体:紧凑型车报价:.13-19万,比亚迪.唐.级别suv.报价22-50万,比亚迪宋dm,级别:suv报价:19-22万
力帆620ev,车体:紧凑型车,报价12-23万
例:比亚迪:售价:22万,减去国家和地方补贴和购置税后,最低入手17万左右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现在中国新能源领域可以说是群魔乱舞,阿猫阿狗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价位虽然说各有不同,但绝大部分小众品牌新能源车的补贴价格后都位于5-10万元,且大多为A00级微型车。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引领者,已经连续3年获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不容易的是,比亚迪价格集中在13—30万区间,且有近一半销量位于非限购城市,据比亚迪透露,未来还有可能推出10万以内区间的A0级电动车。
2017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提前完成了销量目标;2018年,将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事情?
市场竞争加剧,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前景如何?
最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像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其中不仅有一些我们认识的传统动力品牌车企,也有一些毫无经验的新势力造车品牌;不仅有合资车企新能源,很多自主品牌也进入了新能源汽车这一板块,总之大伙都想在新能源汽车上分一杯羹。为了抢占这个细分市场,他们造车的速度确实很快,很多品牌都推出了他们自己的新能源车型。 2019年以来,汽车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强烈,新能源汽车也不例外。很多新势力造车品牌也相继倒下,拥有传统动力造车经验的合资或者自主品牌车企也遇到了这个困难。主要问题还是出现在产品的质量以及后续的维护问题,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能力,充电设施不完善以及后续维修、保养等方面。合资车企品质管控相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更好一点,但也不代表一些实力强大的自主品牌车企没这能力。所以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这一块想要有突破,想要弯道超车外资品牌,本人觉得有几下几点需要注意:
1、产品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所以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既包括产品资金投入,还包括人力***投入。
2、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控,只有生产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才有存在的价值。
3、汽车主机厂也要对产品后续维护保养负责。之前本人也看过类似的新闻,有某车企品牌的新能源车更换电池价格比补贴之后买辆新车还贵,这样岂不是大大打击了购买新能源汽车者的决心。所以对新能源车后续维护这方面也很重要。
4、当然一个消费者选择新能源的意愿也还取决于最终的价格,所以自主品牌也要在价格上具有优势。
目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这一块发展相对整车大市场也比较好吧,尤其像比亚迪汽车,可以说是目前自主品牌的佼佼者。自主品牌想要在新能源方向有好的发展,以上这些建议还是挺有必要的。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可以和特斯拉媲美么?
特斯拉***用台湾富田电机,日本松下电池,硅谷并购的电控。
比亚迪***用自家十四事业部的电机,第二事业部的电池,汽车工程研究院、电力研究院、十四事业部共同开发的电控。
插电混动特斯拉没有。
比亚迪插电混动***用十七事业部的发动机变速箱,十五事业部、汽车工程研究院合作的ECU/TCU控制程序。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远不能媲美特斯拉,特斯拉是什么角色?
首先特斯拉是诞生于美国,在埃隆马斯克在运作下成为极速正常已经是资本市场的宠儿,被某些不知名的媒体预测为【美国最有价值的汽车制造商】,这种洋品牌还能获得美誉对于某些人的心里冲击太大了。
而且作为组装车特斯拉一身名牌,电动汽车的核心三电系统分别为:
日本松下镍钴铝电池,不论是18600还是27000、也不论是什么结构和技术,电池是进口的,至于电池技术排名和占有率参考下图自己体会。
台湾富田电机,一国两制的台湾岛貌似对普通大众而言还是有些神秘的,吃不起茶叶蛋的某些人崇拜一些也能理解;不过异步电机已经被弃用,后期会使用的电机据说是希腊团队打造,model3已经用永磁同步电机了。
电控系统是美国华强北的硅谷某个团队的产物,不过水平绝对媲美国际一线反正也不懂;L2级的“自动驾驶”可能比L5级还牛,系统鲁棒性极高只要感觉到危机就撞。
三电级别如此之高相比国产新能源的哪吒、威马、云度、蔚来以及小牛、艾玛、雅迪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勉强能和特斯拉竞争的匹配也就剩下造电池起家的比亚迪了。
不过作为国产品牌起步太低因为总是被国人轻视,所以只能走中低端路线。三电系统虽然是自主研发又能如何:
用模组能量>160wh/kg的镍钴锰酸锂电池电池组相同容量为什么轻了几百公斤?轻量化高速不飘吗……还有价格很低的磷酸铁锂电池特斯拉不走商用车路线也用不到,所以没有可比性;
永磁同步电机自主研发也不是先进技术毕竟全球闻名的中国高铁早就刷了电机的存在感,不管特斯拉是靠***购还是自主研发,在美国这片土堆里都能长出科学家的国度人家随时能超越。
- 电控自己自己写又如何,没有碰撞就没有吸引公众眼球的新闻,也就没有逆转的炒作的机会,总是老老实实的做电车而且还做商用车出口到美国,加上贸易战川普不得找麻烦……
所以国产新能源远没有和特斯拉媲美的水平,两棵树同时再生产国产树比进口树高还非得锯断一截去“媲美”进口树吗?对这一问题迷茫的时候可以多学多看一些相关技术,大脑思维树的升级后不会再迷茫了。
有件事情一直觉得很搞笑,特斯拉被国人认为是豪车,但是你知道吗?特斯拉的电池电控电机都不是他自己生产的,也就是他不掌握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他开发的就是那中间的那块安卓大屏幕特斯拉2018年还是亏损的特斯拉十年的总产值可能比不上比亚迪一年的产量,所以你还觉得特斯拉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还有望冲出市场吗,你怎么看?
在已经开始实施的国家双积分政策后,国内大部分车企都已经以开发新能源车型为重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是否会冲出市场?我们先从这次的北京车展上看一看自主品牌推出的新能源车型。
长城汽车在推出WEY系列SUV获得成功以后,在这次车展上推出新能源车型WEY P8,这台车搭载了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插电式双电动机,最大功率能到250千瓦,扭矩有524。同时匹配6速双离合变速箱,百公里油耗只需要2.3升,百公里加速能达到6.5秒。
比亚迪汽车自从启用新家族式设计语言后,在当家车型比亚迪唐在外形上也使用了新的家族前脸。这次车展同时也推出了比亚迪唐混插版车型。电池方面配备了三元锂电池,在纯电模式下行驶里程能到100km。车辆最大功率可达到368千瓦,百公里加速能跑出4.5秒的成绩。
从上面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产自主品牌车企来看,自主新能源车型还是在市场主流技术之内的,所以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只要自主品牌持续发力,自强不息,一定会获得市场认可!
新能源看好比亚迪、国内真正牛逼的企业比亚迪和华为、比亚迪新能源三大件核心技术掌握、长安开始使用比亚迪电控技术、比亚迪让人吐槽的颜值随着奥迪设计总监到来问题也解决了、看看人家老Q7和他离开后新Q7就知道实力了、新能源车最大的问题还是电池密度容量衰减充电时间安全性等需要解决、现在只能说是能用、还不能说吸引大家都丢弃燃油车换纯电动汽车、个人觉得电池有这些指标和燃油车一样才算差不多、行驶里程达到800公里、充电站不超过5分钟家庭充电时间5小时内、电池重量不超过燃油车动力总成和满油油箱重量总和的1•2倍、价格不超过同级别燃油车1•2倍(补贴前)、电池的寿命超过10年(衰减度不超过0•2)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基本上不用补贴老百姓会自动买电动车、毕竟电动车的提速、动力的安静性、石油的价格不确定性导致的使用成本优势、新能源上牌的便捷性、按照目前的趋势还不好说谁能笑到最后、目前看比亚迪领先、希望国内自助品牌能合作研发电池技术而不是用老外的东西、加油国产新能源……
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陆续在推出,为何合资品牌却迟迟不跟上这个潮流?
自主品牌近几年的发展的确很快,尤其是在SUV品类,几乎已经成了自主品牌的天下。当然了,在消费者的角度上看的确是如此,街上自主品牌车型越来越多,自然会有这种感觉。但其实,合资品牌并没有被完全落下。
明年SUV市场的竞争将会十分激烈,据悉合资品牌将会有39款车型上市,其中不乏市场非常追捧的小型以及紧凑型SUV,对于一向在此领域擅长的自主品牌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从侧面反应出来,合资品牌正在将车型的价格不断地下探,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出这是自主品牌的短暂胜利,随之而来的是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当然了,自主品牌的优势依旧存在。我们就单说互联网功能这一点,如今新推出的自主品牌车型几乎都配备了互联网功能,并且我们发现消费者对于搭配此功能的车型也比较喜欢。但反观合资品牌市场,我们却很少看到互联网车型推出,这对于国内日益年轻化的消费市场来说是个劣势。
不过,虽然我们自主品牌是百花齐放,但相互之间也会存在竞争,面对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双面夹击,如何能够突出重围变得十分重要。而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不论是从***的扶持政策上来看,还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是个很大的市场,如何提前布局,抢占该市场也是特别重要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